【亲历】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在哪里?
对于暑期,
不同人总有不同的打开方式
就有这样一个小分队
展开了别样的调研任务!
走出校园的他们,
又有哪些经历和感悟呢?
随传传来看看吧
☎ ☋ ♫
调研背景
“京津冀新生代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认同研究”,是我校新闻学院王锡苓教授主持的一项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
王锡苓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互联网技术对于欠发达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使用社交媒体状况等现实问题,该课题是她长期以来坚持关心边缘群体的学术延续。
在课题准备阶段,王锡苓教授带领研究生查阅大量资料、文献进行研读、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访谈大纲和调查问卷,并赴皮村进行前期调查。
皮村,也是王老师连续多年调研的地点,她多次带领学生在皮村做调研,并撰写了“农民工自建文化与‘自我赋权’研究:以皮村为个案” “农民工社交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研究”等学术论文。
艰辛的调研过程
6月底,由新闻学院传播研究方法和舆论学研究生以及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本科生组成的调研小分队开始奔赴河北、天津、北京。13名小伙伴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在30多度高温酷暑的街头、在暴雨滂沱的泥泞小道、在脚手架林立钢管横行的建筑工地、在嘈杂肮脏的民工食堂,坚持20多天,和新生代农民工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收获了课堂未能传达的现实世界的经验,也获得了课题调研鲜活的一手数据。
在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大都遇到过被拒绝甚至被嫌弃的境况,但更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淳朴善良的受访者们,他们有的热情健谈,有的个性张扬,有的低调腼腆。他们都是80、90后的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工作、生活。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城市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压力、与亲人分离的思念、以及不被人理解和尊重的无奈,但他们依然愿意留在这里,因为在这里他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能实现自己小小的梦想。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话
让调研的同学们记忆犹新
14级舆论学硕士研究生刘泽宇:
“ 那些已为人父母的打工者或多或少会表现出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几乎每一次提到与教育相关的问题时,都能收到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无尽的“吐槽”。参差不齐的教育水平、昂贵的走读费与报班花销、艰难的划片入学、以及当今十分流行的‘微信家长群’,都加重着他们的负担。在很多社会问题上,他们仍然是弱势的一方。”
一位93年的女孩儿,在酒店做前台领班。她来自江西农村,大专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北京,吃过亏,上过当,换过工作,但终究还是适应了城市的节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姑娘,每年都会给自己定下不同的目标,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她说她来到北京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认识了更多不一样的朋友;她特别感谢父母3年前的决定,‘如果不是他们硬要我出来闯,我就不会遇见现在这个更优秀的自己’。
在一个建筑工地,接触到了同是90后的建筑工人。他们的皮肤已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的汗水夹杂着尘土,长期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带来的压力悄悄展现在他们的脸庞,青春的光彩也渐渐流走。但他们仍然有着自己的梦想,比如在燕郊买一套房,在这安个家;对生活也依旧乐观,尽管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但是现在努力也不算晚。”
16级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硕士研究生梁姗姗: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92年的姐姐,她初中毕业后为摆脱父母的压迫和暴力,为了自由,一个人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经历过用人单位的白眼、租房被骗,也看过心理医生接受治疗……过去的那些伤痛,没有使她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她爱养花、爱美食、收养了很多流浪狗。
城市的车水马龙和光怪陆离没有改变她的淳朴和直率,对于自己‘农民工’的身份她大大方方,也毫不介意别人称呼她为‘农民工’,因为这就是她的出身。她说,每个人的出身无法改变,但是她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质。”
深刻的感触
经历了20多天的奔波,接触了几百位新生代农民工,那些细说不尽的人和事,使同学们感触颇深:
“以小见大,是我对这次调研的最深感受。一张小小的问卷可以让我们通过个人去触摸一个群体,通过群体去瞭望一座城市,通过城市去感知这个社会。曾经在调研中面临最多的质疑就是:你们做这些有什么用呢?这一份问卷可以改变什么吗?以前,我只能报以一些词不达意的解释,但现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理解的答案——我们终究渺小,但总该为一些声音而努力。”
“有的人觉得和本地人格格不入,觉得城市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也有的人把自己工资的80%都寄回家里补贴家用,对工作薪资和同事关系都很满意。有的时候人真的很难懂,不过以我们的微薄之力,如果能唤起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甚至为他们争取到一些实在的优惠政策,那也算是做了一些小事情了。”
“我觉得在街头做问卷调查最重要的是心态要强大,学着耐心一点。这次调研中我们遇到的调查对象大多都非常善良,很愿意配合我们。但也有一些人因为没有时间或防备心比较重而不愿填问卷,这个时候先试着把自己的身份和调查的性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如果他们还是不愿意,那就寻找下一个合适的对象吧。”
“在被挤成沙丁鱼罐头的地铁里也曾迷茫,来自福建小城的我今后会在哪里?沉淀的、流动的、无所谓的、说不清,但不变的是用双脚走出自己的生命地图的坚定决绝。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关注,每段故事都值得被聆听。正如我耽于个体的苦甜,流连于生活的色彩,希望我们的调研本身能够给予受访者些许欣慰。”
与你们在一起的时光
半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同学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丰厚的数据资料和难忘的心得体会,还有那些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正如16级传播研究方法硕士刘一然同学所说:
“这次调研,要感谢王老师一路的指导、
照顾与陪伴,和我们风雨同济。”
38度的高温,您陪我们一起挥汗如雨;
顶着烈日骑车寻访调研对象,
戴安全帽穿行于建筑工地的泥瓦之间
……
❤
走出象牙塔,融进社会中川流的各色群体,
用语言亲身交流,用耐心换位思考,
才知道有许多以往固化的认知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意义。
或许,这就是社会调研
带给老师和学子们最重要的收获吧!≖‿≖✧
猜你喜欢(点击即可阅读)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 ●
供稿 | 新闻学院
编辑 | 夏珺雪 · 王艺瑾
责编 | 刘帆